中国汽车后市场联合会副会长路志光表示,随着国民汽车保有量增加,汽车“后市场”作为一个新领域和新名词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当市民购入汽车,依法登记上路后,所产生的使用、保养、维修等问题均属于“后市场”范畴。
“然而,在这个市场中,国内尚无一家占有较大市场优势和消费者认知度的全国性知名连锁品牌,且汽车‘后市场’乱象丛生,消费者维权投诉也困难重重。行业的规范还有待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消费者共同努力。”路志光说。
他透露,今年初,中国汽车后市场联合会已与欧洲一家高端汽车品牌协商,直接进口该家品牌的配件,供货给国内社会维修企业,以期打破高端车配件垄断格局。尽量使消费者不再为车企垄断,而付出莫名的高昂汽车维保成本。
针对潜力巨大的汽车“后市场”,如何建立规范的机制让其有序运行,保障广大车主权益?
一方面,开展维修企业安全服务质量考核,进行许可把关,逐步建立诚信机制。从人员素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质量控制、环境保护、企业管理6个方面,对全市机动车维修企业进行综合考评,并将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进一步规范企业经营行为,逐步引导建立诚信机制。